中国网北京8月26日讯(记者 秦金月)无论是在影视剧市场,还是在话剧舞台上,“翻拍”都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一个优秀的IP会被经常拿来重新解构,由一代一代的演员演绎其中的经典角色。一些优秀的作品让观众津津乐道,珠玉在前,后来者要如何演出自己的特色,要如何赋予角色新的意义?
这个问题,北京人艺的青年演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9月2日晚,北京人艺新版《日出》将在新落成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开启首场演出。这已经是北京人艺建院以来的第五版《日出》了。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记者近日采访了该剧的导演冯远征,主演陆璐、杨明鑫和雷佳,详聊青年演员对经典作品的态度和诠释。
导演冯远征在媒体见面会上讲述北京人艺新版《日出》的构思和设计(摄影:李春光)
冯远征:北京人艺没有青黄不接,考虑的是新老交替能否顺畅
除“熟脸演员”于震在新版《日出》中饰演潘月亭,整个演员班底均为青年演员。饰演女主角陈白露的陆璐更是1997年出生的年轻姑娘。而《日出》则是北京人艺首任院长、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几乎是家喻户晓。上世纪50年代,《日出》就曾“勇挑重担”,成为北京人艺首都剧场建成后的开幕大戏。此次北京人艺的新剧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建成,其主剧场命名为曹禺剧场,意在纪念曹禺先生。新版《日出》也将“勇挑重担”,开启新剧场的大幕。
这些年轻演员能挑起重担吗?导演冯远征认为,“这些年轻人未来迟早要在人艺挑梁,不妨就早一点儿。”
在冯远征看来,启用年轻人诠释这样一部经典作品,虽然看起来有点“冒险”,但恰恰是一种勇气。“看到好苗子,就要给他们机会。希望年轻演员尽快站到舞台中央去。”北京人艺是不是青黄不接了?冯远征坦言:“不是,北京人艺有很多后备人才,这几年我们也在储备人才。主要是新老交替是否能够顺畅,这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具体到《日出》这部戏,如何让年轻人“站到中间”?“我自己的体会就是,一定要给年轻人机会。”冯远征做到了身体力行,带领这些年轻演员从最基本的开始做起。
新版《日出》建组后,每天排练都要从基本功训练开始。冯远征带领青年演员每天做热身、练发声,从形体训练到吐字归音等,边扎实基本能力,边揣摩准确的表演方法。这部《日出》排练用了三个多月,也是近期北京人艺排戏用的时间最长的一部戏,整部戏时长约三个半小时。
冯远征回忆自己年轻时在北京人艺学员班汇报时的情景,曹禺先生看完后说:“非常好!”他对当时的青年学员们说了一句话:“年轻真好。”那时冯远征心里在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您一样,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啊?
今天的冯远征和年轻人们在一起,也对他们说:“年轻真好。”因为“年轻可以经得起失败,年轻可以放弃一些东西重新再来”。
这一代的年轻演员有什么特点?在冯远征看来,他们聪明,见多识广,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探索的愿望强烈。但他们缺乏阅历,也有一些孩子是“妈宝”、“爸宝”,存在依赖性,要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身上的问题?那就是教会他们独立思考,“靠一天一天地去磨、去经历、去摔打”来积累阅历。
在这次《日出》的排练过程中,冯远征也在逐渐摸索如何与年轻演员沟通。他告诉演员们:“你们先不要去看评论家如何评论原来曹禺先生的《日出》,也不要去看老演员写的创作体会,因为你容易被禁锢。你只有演了之后再看,你可能会受到一些启发,我们这次就来挖掘剧本。”
所以冯远征用了大量的时间和演员们逐字逐句抠剧本,并非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演戏,而是向演员抛出问题,例如“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他凭什么现在说这句话?”多问为什么,帮助演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走近人物的表演方式。
冯远征表示:“对于年轻演员,大家不要用一些老演员的表演去要求大家,因为毕竟他的年龄在这儿摆着。”他同时也肯定了陆璐对女主角陈白露的演绎。想让二十岁出头的陆璐在短时间内去体会陈白露那么深厚的生活阅历,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冯远征就用各种方法让她感受这个角色的特质。
冯远征这样对青年演员说:“现在演,不要怕人家说你不好。五年以后,你会慢慢知道自己哪儿好哪儿不好。”对于青年演员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在舞台上演人物,不要符号化,而是要人物化。
新剧场、新日出、新生代演员,新版《日出》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也让冯远征看到了年轻演员的成长,让他感到欣慰。此次在新剧场舞台上的亮相,冯远征鼓励这些青年演员,“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北京人艺新版《日出》的三位主演:雷佳饰演李石清(左),陆璐饰演陈白露(中),杨明鑫饰演方达生(右)(摄影:李春光)
陆璐:演陈白露,我需要换一个思想方式
《日出》中的陈白露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女性角色。她作为交际花名噪一时,游走于巨商富贾之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在精神上又厌恶这种生活,不愿做上流社会的玩物,所以她的性格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95后的陆璐,在接到“陈白露”这个角色的时候,既感到荣幸,却又非常忐忑。陈白露复杂的人生经历和矛盾的性格特质让这个单纯的姑娘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去演绎。
陆璐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最初时的困惑:“我能体会到这个人物,但还是会有一些偏差,感受没有那么真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陈白露无法独立生活,必须依附于男人。这和现代女性有很大不同,而陆璐本人的特点却是性格比较要强,很多事情都会靠自己。所以她有时无法理解剧中的陈白露为何要这么做,陆璐意识到,自己需要换一个思想的方式。
于是,她找来一些影视作品和小说,借鉴其中一些相似符合的情景,用心揣摩人物的心路历程。同时,冯远征也给予了陆璐很大的帮助,他毫无保留地向演员们传授表演上的经验和体会,并且用他的阅历和他对人生的见解帮助陆璐更好地理解陈白露,去体会走近这个角色。
在此次新版《日出》中,陆璐希望她演绎的陈白露不仅有交际花的一面,也要突出竹均的一面,让观众看到交织在陈白露内心深处的纠结与挣扎。
杨明鑫:没有大起大落的人设,角色一样可以很精彩
这是杨明鑫第二次在《日出》中饰演“方达生”一角。第一次的演绎,在他看来还是有稍许缺憾,因此他格外珍惜这次的机会。
杨明鑫认为:“对于方达生来说,那是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最初看到这个角色,觉得他实在是没有什么色彩可以去抓。他不像李石清有那么悲惨的生活,有那么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又不像黄省三,一生生活在底层,让大家去怜悯、同情;他也不像陈白露,好的时候混得风生水起。他就是他,一个从乡下来的有抱负有爱心的年轻人。”
方达生没有像其他角色一样有着强烈的戏剧矛盾,而且这个角色和杨明鑫在性格特点上也没有太多的共通之处。
方达生是一个书生,而杨明鑫此前有过五年的军旅经历,在角色气息上没有那么吻合。杨明鑫向很多北京人艺的前辈请教,他们都向他建议,“你要找一些文气”。所以在排练的过程中,杨明鑫会有意识地寻找书卷气息,在舞台上稳一些,行动上少一些。
“稳”和“文”,是杨明鑫演绎方达生这个人物的两个抓手。
《日出》的故事发生在天津的一个酒店,观众在观看演出时可以发现,杨明鑫在台上没有碰酒店的任何东西,包括沙发、酒柜、电话等,都没有碰,“因为那些东西不属于‘我’,他们当下生活的环境不属于方达生,”所以要和这些东西尽量不产生关系。
在杨明鑫看来,和方达生这个人物唯一产生关系的就是陈白露,“‘我’心中的竹均,‘我’希望能把她带回到‘我’的理想社会里去,把她带回到我认为的干净的地方去,干净地生活。”
但剧中的陈白露显然已无法满足方达生的愿望,方达生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小东西身上,因为“他从小东西的眼神当中看到了清澈、看到了干净”,“他想要拯救小东西这样的人,他觉得小东西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是很难的。”在小东西被迫害致死后,方达生又开始把自己的眼界放在了大众的身上,放到当时的社会中。所以在剧中他有台词说,我想去跟金八斗一斗,我在这里有很多事要去做。
杨明鑫认为,方达生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他开始去寻求那一点点希望的萌芽。方达生这个人物,就是在剧中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改变,他从酒店走了出来,走向了世界,所以他说:“我要离开这里,不回家,我要做很多的事情”。
正如方达生在剧中寻找希望一样,杨明鑫也在剧中不断寻找方达生这个人物。
杨明鑫谈到这个角色的“人设”:“每个角色在台上有每个角色的作用。方达生在台上的作用就是和其他人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他跟别人的生活、经验、阅历都是不同的。他在那儿,就是一面‘照妖镜’。”如果没有方达生,只看别人,观众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充斥着灯红酒绿,巨商富贾你倒台来我登场,生活就是这样的,但“方达生的存在,给这个乱七八糟的环境带来了一股清流,也影响了陈白露的结局”。
倘若只追求角色的戏剧性,用力过猛,给方达生添加过多的色彩,“第一,他容易和这些人混淆;”杨明鑫说,“第二,他和这些人就没有那么鲜明的对比,可以让人一眼望过去就发现这是不同的两拨人在对比、在碰撞。”
雷佳:挑战是一种能激发我的动力
《日出》中的李石清是一个性格复杂、善恶混合的人物角色,他和黄省三都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但不同于黄省三的认命,李石清不甘于屈从命运的安排,为挤进上流社会费尽心机、不择手段。
青年演员雷佳在北京人艺新版《日出》中饰演“李石清”一角。在雷佳看来,用现代的眼光看李石清,这个人物可以挖掘出来更多的新特点,“我想给李石清正名,他身上有很多我们大家的影子,他的悲剧色彩也很重,他是一个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丢失生活的人,我想把这一点体现出来。”
能够在《日出》中挑战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雷佳既感到骄傲,同时也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挑战是一种能激发我的动力”。
雷佳表示:“《日出》是我们的一份特别真诚的作品,也是我们给新剧场的一份礼物。曹禺剧场特别漂亮,《日出》也特别漂亮,欢迎大家来看看。”
北京人艺新版《日出》主创合影(摄影:李春光)
(视频由北京人艺提供)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