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空中精灵:风筝为媒连四海

发布时间:2024-04-25 09:35: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许 颖 | 责任编辑:张静

“它可真漂亮啊”“这应该是件艺术家的作品”……60多年前,在第一部中法合拍的儿童电影《风筝》里,法国小男孩比埃罗(Pierrot)和他的妹妹妮可儿(Nicole)被一只风筝深深吸引,于是从巴黎“飞越”到北京开始他们的寻人之旅,整个故事富有诗意与幻想。

影片里,绘有孙悟空形象的风筝从中国飘过千山万水,最终落在巴黎蒙马特的一棵大树上,收获了法国孩子们的关注和夸赞。影片外,这只架起中法友谊桥梁的风筝出自金马派风筝艺人之手,栩栩如生、轻巧灵动。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2500年前。风筝在发展过程中分出许多派别,北京作为明清帝都,所产风筝在装饰、骨架上极为讲究,金马派风筝便是北京风筝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中“金”字代表著名风筝艺人金福忠,“马”字则代表工笔花鸟画名家马晋,二人在清末民初共同创立了金马派风筝。

住在北京东城区净土胡同的吕铁智是金马派风筝的第三代传承人。多年来,他沉潜于造物的宁静岁月,守住了风筝技艺,并让风筝跨越千万里,连接四海之谊。

精诚所至,拜师名家制作风筝

风筝最初是用于传递军事情报,到唐朝时“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在天空中摇曳多姿的休闲娱乐之物,这其中蕴含着古人朴素的智慧,也承载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与想象。

“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可以拿着压岁钱去买风筝。”1956年出生的吕铁智,从小在北京的四合院长大,一直对风筝等传统手工艺品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1984年,从事摄影职业的吕铁智因一次工作机会结识了金马派第二代传承人关宝翔,从他那里见到了各式各样的风筝,令吕铁智惊叹不已,“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风筝,活灵活现的。”谈起师父,吕铁智难掩钦佩之情,“很多有趣的风筝都是我师父独创的,外面没有!”

被深深迷住的吕铁智决心向关宝翔拜师学艺,尽管一开始被关先生以“干这行太辛苦”为由婉拒,但他并没有灰心和退缩,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靠着真诚与坚持打动了师父。吕铁智出生于艺术世家,家人大多都是电影从业者,从小耳濡目染,培养了他对美的把握与感知,也为他传承金马派制作技艺打下了扎实基础。就这样,从劈竹条开始,吕铁智开始一点一点埋头学习风筝制作技艺,最终成长为金马派风筝的第三代传承人。

传承接力,四代匠人赓续友谊

旧时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城瘦腿子,北城黑锅底”,分别指风筝艺人哈国良做的瘦沙燕风筝(又称“哈氏风筝”)和金马派的胖沙燕风筝,因用黑锅底灰调桃胶做画,故得此名。金马派闻名京城,离不开金福忠、马晋二人的珠联璧合,使风筝既拥有骨架结构精巧坚固、起飞性能好的优势,又融合了设色雅致瑰丽、图案活泼逼真的特点。

和传统风筝不同,金马派风筝乐于在汲取各家所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创作。“刚开始学习风筝时,我所尝试的创新有时候得不到师父的认可,他认为应当在足够的积淀和观察后进行创新。”谈起刚开始学徒的经历,吕铁智很感激师傅的教诲。在师父的启发下,他开始从不同的优秀题材中汲取灵感,比如民间故事和传说等,创作出不同题材的风筝,有平面的,如京剧脸谱风筝,也有立体的,比如长龙风筝。“我希望做出的风筝能够既有用,又有趣,还有文化内涵。”吕铁智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

除了日常设计和制作风筝,吕铁智还带着金马派风筝走进了大中小学的课堂。“对孩子来说,放风筝首先是乐趣。”同时,他也希望能通过课堂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风筝的习俗和文化,认识传统技艺。“今年是龙年,我们就设计了龙形的风筝带给学生,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给龙头上色,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色彩,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

吕铁智从师父那里习得的技艺也传承到了下一代的手中。2014年,他的儿子吕阳开始学习金马派风筝制作技艺,成为第四代传承人。父子俩合作共同复刻了《风筝》电影里的孙悟空风筝,并于2024年2月在北京举办的“中法友缘•中法青年友好之夜”活动中展出。当初,电影里出现的风筝是由金福忠和关宝翔共同制作的,二人还根据剧情拍摄的需要做了多个不同尺寸大小的孙悟空风筝,“所以我们四代传承人都为中法友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吕铁智笑着说道。

勤勉交流,风筝为媒连接四海

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学习近十年风筝制作技艺的吕铁智跟随师父来到北京长城饭店,参加这里组织的一次传统手工艺展示活动,向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展示金马派风筝。这次经历令他印象深刻,“当天带去的风筝全部都卖出去了,而且单只的价格不菲。”他感叹道。可观的经济收益令吕铁智非常开心,但外国游客对风筝的喜爱更让他激动不已,看着大家对风筝的啧啧称奇,吕铁智深深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将风筝文化带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国非遗的魅力,于是通过风筝这个媒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便成为了他持之以恒的一项事业。

1998年,吕铁智代替年事已高的师父前往美国夏威夷,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国门介绍中国的风筝文化。“后来,我教过的一位学生还写信给我,他在信中言辞恳切,表示希望有机会能来中国跟吕老师一起放风筝。”回忆起这次美国初行,吕铁智说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播中国非遗文化的决心。2000年,他在美国洛杉矶待了10个月,参与风筝文化交流和宣传。在和外国人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外国人愿意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但对其知之甚少,甚至存在着不少偏见与误解,他感知到一种责任,“我觉得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还不够,风筝可以作为桥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

2013年,吕铁智的风筝作品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展览旨在展示纸张上的传统艺术并保护和传承纸质文物。他还曾受邀在意大利、波兰等多国孔子学院授课,教授当地学生风筝的制作技艺和放飞技巧,同时兼授书法、剪纸、篆刻、绘画等课程,为外国学生带来了新奇又深刻的中国文化体验。迄今为止,吕铁智的风筝已踏足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文化交流也不断开阔着他的眼界,为他提供新的创作灵感,“这是一个互鉴的过程”。

来源:今日中国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