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收藏家李晓建:让中国传统织锈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发布时间:2023-11-02 20:10: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葛蕾 | 责任编辑:姜一平

中国网11月2日讯(记者 葛蕾)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专题展“清华藏珍·织绣展”中,有一批明清时期珍贵丝织品引人注目,这批丝织品共97件,包括宫廷服饰和丝绸织物,材美工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记者了解到,这批精美的丝织品是由收藏家李晓建捐赠的。

李晓建来自于收藏世家,他不断努力开拓边界,将收藏事业更进一步,除了经营管理家族的传统织绣藏品,还积极参与众多展览、科研、学术研讨活动,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捐赠藏品,让老物件完成自己的使命

多年来,李晓建陆续向高校和博物馆捐赠家族珍藏。让李晓建印象比较深的是2020年给江西服装学院捐赠了243件藏品。其中包括清代宫廷服装、丝绸面料,和民国旗袍等。2022年,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了85件清代织物和12件衣服。此外,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和北京民族服饰博物馆都收到过李晓建的多次捐赠。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李晓建说:“我十分热爱中国传统织绣文化,但是并不热衷于把藏品据为己有。在我看来,这些老物件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文化传承。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流淌,带着古人的智慧,奔向未知的将来,我只是一个临时的保管者,我非常乐意目送它们奔向博物馆和研究机构,让更多人看到它们,研究它们,热爱它们。将灿烂的织绣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这也是我的使命。”

展览演讲,让文化流动起来

2018年,李晓建携藏品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丝路映像——中国时装艺术精品展”。这次活动由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主办,吸引了众多民众和媒体的关注和讨论,成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2017年10月,李晓建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举办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三届“科学·艺术·时尚”节闭幕活动的“李雨来藏清代服饰萃珍”展。同时,参与了和展览一起举办的“见古至今-清代服饰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题为“清代龙纹与云纹的演变”的演讲。2018年4月,在上海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了“国传统织绣文化展”。此次展览107件珍贵传统织绣展品全部来自李晓建的家族,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集体观展讨论,展现中国传统纺织服饰的文化之魂、意境之美、技艺之精。2021年8月在苏州丝绸博物馆举办了“章服礼尚服饰收藏展”,共展出李家绣坊收藏的超过30件礼服、吉服、袍褂、霞帔及相关配饰,展示“衣冠王国”的章服华美。 

image.png

在北京服装学院参加学术研讨会 (左一 李晓建)

2019年,李晓建和父亲一起撰写并出版了系列丛书《清代服饰制度与传世实物考》,对照服饰制度与传世实物,分析藏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image.png

多面开花,躬身研究获得幸福感

收藏、展览、学术研究、写书……在李晓建看来,这些事情并不相互矛盾,而是相得益彰,水到渠成。在他的排序里,收藏依然是第一位的。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于中国古代织绣品就有着特殊的执着和热爱。越是收藏得多,越要了解得多,需要了解藏品的工艺、年代、文化内涵,就要多观察多钻研。越是研究得深,越是对于自己国家有这样的技艺和文化感到骄傲。

“每次收到自己之前没有过的织绣品,都会让我感觉特别兴奋。有了这些研究和感受,迫切想要与更多人分享。写书和做展览就成了心甘情愿去做的事。我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创新,希望更多人能从我的藏品中得到启发。我认为当代时尚产业和审美标准过于迎合西方品味,希望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能关注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只有看到自己的根,才能更好的开花和结果,”李晓建说。

image.png

李晓建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教授研究探讨清代龙袍

拓宽边界,将中国传统织绣品推向世界

随着近年来喜欢中国传统织绣品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有着交流的愿望,于是李晓建在欧洲创立Geontius Auction LLC公司,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我第一次出国就是去的英国,这里有很多的亚洲艺术品收藏者和爱好者,我想为这个行业提供一点更广阔的视野,希望我们的藏品让更多人看到,也为我们结交来自海外的朋友提供一个渠道,”李晓建说。

image.png

李晓建与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合影

李晓建觉得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研究和创新还不够。他目前在研究一个课题:服饰制度之外的汉族女性着装。这个课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例如汉族不同地区女性服装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服装既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区的生产水平,同时也可以体现很多地区的生活习俗。“相对与宫廷服饰来说,有很多类似的藏品在史料中很难找到相关记载。所以我希望通过对传世实物的研究和我的实践经历来梳理出一点成果,”李晓建说。

未来,李晓建希望能把自己的藏品做一家博物馆。按照他对这些藏品的理解进行分类、断代、分析和展示。他说:“我知道创办和经营一个博物馆不容易,但我始终觉得这是对藏品最好的归宿。正如前面说到的,这些老物件来自历史,既然是我把它们收集起来了,就不希望它们继续在历史中散落,希望我有能力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它们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