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潘鲁生:刘万鸣意笔精微的境界

发布时间:2023-09-10 16:19: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潘鲁生 | 责任编辑:姜一平

编者按:9月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课题组承办的“意笔精微——刘万鸣艺术大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意笔精微——刘万鸣艺术大展”开幕式现场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笔精微——刘万鸣艺术大展”是关于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展览和研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这是美术院校一场关于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大研讨,也是一次关于中国画的传统文脉与当代创作的学术盛会。展览在广州美院举办,邀请各大美院的专家教授,对中国画融会中华美学精神、沟通高校教学实践,展开创作交流和思想对话,必将促进中国画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使专业教学和创作等方面更好的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我们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师承模式需要再认识,对于高校中国画教学方式需要再研讨,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教学需要再深化,美院师生需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提高中国画理论修养、把握绘画语言探索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实现继承与创新并重,笔墨随时代而发展。本次活动对于美院的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长期的、反复的、多角度的与优秀作品交流对话,才能打好基础,才能形成创作的思想和风格。所以说,万鸣的这次展览活动,对中国画的教育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艺术家刘万鸣

本次展览活动和刘万鸣先生长期以来的创作实践,深刻回答了中国画在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时代发展等方面的学术命题。关于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其实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是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精神?还是用西画改良革新中国画?美术界己争鸣了近一个世纪。可以看到,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坚定的探索者和实贱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提升中国画的辩识度,是一个根本出发点,在教学与创作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刘万鸣是坚守者,也是探索者,他继承宋画传统的精神内核,又融入时代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太行真秋,气贯宇宙 300x140cm纸本设色 2010年

本次展览的作品,实现了对传统中国画的创新,深刻阐释了中国画在精神境界层面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万鸣作为学者和艺术家,长期探索中国画关于象与意、情与境、自然与人文的命题,在艺术语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习古而不泥古,形成独道艺术表现力。他观照山水花鸟人物,关注自然生态意境,关心乡村百姓生活,画花卉走兽、枯木竹石,细致到翎毛微毫,但表现的是古雅的意趣、旷达的意味、疏朗的意蕴,所以,“意笔精微”的是物象背后的精神,是经由艺术家的视角观察和表达的,是古雅之中鲜活的当代精神和情感。可以感受到,自然物象的背后有乡愁,生活景象之中有情谊,这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境界和价值。因此既要有对于传统笔墨精神的融会,还要有一种特殊的自制力,实现古与今、象与意、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平衡,在阔达的境界中体现精微的意趣、真诚的情感、生活的力量,于笔墨之间表现中国画的当代语境,表达这个时代的审美理想。

马上封侯 127x47cm纸本设色 2020年

人物肖像写真 25x16cm绢本素描 2018年

作为美术界的老朋友,我为大展的成功举办感到高兴,同时也充满敬佩,相信展览活动将为广州美院以及各大美院中国画专业教学带来启示,希望中国画在传承中出新,续写中国艺术的文脉与精神。

“意笔精微——刘万鸣艺术大展”现场合影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