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发布时间:2023-06-26 09:34:07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胡炜莘 赵晓霞 | 责任编辑:姜一平

作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展演大赛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该活动将博物馆研学活动、文化遗产知识比赛和文物情景剧展演3个环节结合起来,不仅展现了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和博物馆社教活动的成果,还展现了青少年身体力行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风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队伍中,贡献青春力量。

●扎根考古一线探寻历史真相

在考古一线,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考古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扎根田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翻山越岭,千里奔劳,在田野里书写炎黄春秋,在青铜中找寻文化根脉。青灯长卷,浩然长风,用青春追寻历史来路,用初心守护中华文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他们不愧是青春先锋!”这是对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的描述。这支考古队中,多数队员是90后。

在纪录片《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中,跟着镜头,观众走进正在发掘的三星堆“考古舱”,可以看到穿着防护服的白色身影伏在升降板上。他们多是在三星堆“挖土”的年轻人,不仅表现出超高的专业水准,还展现出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用考古“新生代”特有的创意与活力为每天的考古工作着色,单调防护服上的特色标识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

相关专家表示,科技考古、发掘人员年轻化,这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良好方向。

不只在三星堆,在不少遗址发掘现场,考古“新生代”正沿着前辈的足迹躬身田野;在起步不算早的水下考古领域,年轻的水下考古工作者挺进蔚蓝……他们坚守一线,以多学科的眼光从事考古工作,同时也努力将三维扫描、各种检测手段等更多新技术创新运用在实践中。他们在探索未知、探寻历史真相中绽放青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连接城乡接力文化遗产保护

今年5月,第五届涟漪青年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论坛上,来自湖南岳阳的“巴陵游侠”团队,分享了他们探索传统村落张谷英村“和”文化的故事;来自四川成都的“111成都火锅特工”团队,分享了他们在府南河开展的调研活动。

涟漪青年论坛的举办是基于同济大学团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以及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共同发起的“涟漪行动—家园—方志”计划的成果。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开展6期,共支持来自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的2320名大学生返乡编写地方刊物,传播家园文化。与此同时,已形成《一方志·水》《一方志·家园宝藏》等多个主题的750余份地方刊物,连续组织了5届“涟漪青年论坛”、4次线下展览,产出数千件包括视频日志、手绘插画、文创设计等形式在内的文化传播作品。

涟漪行动的雏型源于两位青年的实践——彭婧与崔家滢。2013年,她们还是同济大学的本科生,在暑假赴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支教时,发现当地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面临保护与传承的挑战。结束支教回到学校,彭婧与崔家滢便成立了“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并在此后组织了多次乡土文化教育夏令营。之后,在各方支持下,“涟漪行动”正式发起,以持续支持更多青年返乡开展文化调研,她们也从参与者变为组织者。

如今,彭婧已是同济大学青年辅导员,崔家滢是同济大学城乡规划方向博士生。她们表示,“涟漪行动”期望参与其中的青年以双重视角开展观察调研。

“首先,他们具有‘本地人’视角,能够自如地通过亲人、同学的网络,与更多本地人产生连接,重拾对‘身边’与‘附近’的关注;其次,参与涟漪行动的大学生,普遍年龄在25岁以下,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且大多在外地求学,寒暑假时才会返乡,也因此获得与家乡距离拉远之后的‘再观察’‘再思考’的视角,并更多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进行选题调研和文化传播,展示出新一代人的活力与创意。”崔家滢说,“正是这两个身份的叠加,以及‘涟漪行动’设计强调的田野调查方法,鼓励青年走进社区,去和一个个具体的人对话。最终,可以收获许多更为地方化、个性化、创意化的调研与创作成果。”

彭婧认为,“涟漪行动”的目标已逐渐清晰,即“激起遗产保护接力‘人’之涟漪,激起地方文化营造‘地’之涟漪,激起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创’之涟漪。青年在‘涟漪行动’中进行纵向的持续参与,他们的行为形成持续的横向扩散,去影响更多人对各地乡土文化进行展示。”

●走进历史文化街区参与社区共建

日前,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利用”为主题的青少年城市探索研究班在北京法源寺烂缦胡同108号开课。10多名青少年走进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在专业讲师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方案设计等方式,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刚上初中的冯烨动手画了几张四合院的剖面图,他希望一部分传统建筑可以改造成历史博物馆,讲述四合院建筑形式等知识;高梓航针对胡同中绿化面积不足等问题,提出“自然社区”概念,建议在四合院中增加绿化设施……

“遗介”科教品牌创始人骆凯担任本次活动主讲人,从事遗产保护教育已5年有余。在他看来,遗产保护的公众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此次探索班的目标是带领青少年探索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肌理与社区设计规划基本原理。在具体操作中,我将项目制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中,希望将讲解与实践结合,让课程专业化。”骆凯说。

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青少儿童名城保护系列活动负责人赵蕊说:“文保、艺术、教育与社区营造结合,是街区更新的新方向。这是我们首次尝试与专业教育团队合作,希望通过街区探索,让青少年深入自己身边的街区,体会街区改造提升的最新成果。”

赵蕊表示,此次活动打开了青少年参与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新方式,在接下来的街区改造工作中,将充分结合孩子们的设计成果。“青少年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参与历史街区共建,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新的养料。”

据了解,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施行,北京已有49片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公众教育正在起步。活动重点关注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创新实施,项目团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项目制探究方式,带领青少年走进历史文化街区,参观历史街区保护及活化利用的优秀案例,开展街区调研、学习课堂、沙龙讲座、课程设计等科普教育活动,助力老城更新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公众传播。

延伸阅读

据介绍,“涟漪行动”正在链接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在第六期“山水家园”主题活动中,设立了地方专项与山水遗产专项。

与此同时,青年团队在调研过程中,不断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一些团队在家乡发起了“共写诗歌”活动,来自多所中小学的青少年用诗歌表达对于家乡的情感;一些团队走进校园课堂播下传统音乐的种子……在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发起人之一的崔家滢看来,青年不仅有独特的视角,还有很强的参与感和行动力,能发动身边人参与其中。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