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京味话剧《我这半辈子》致敬老舍

发布时间:2022-08-11 08:57:3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应妮 | 责任编辑:

京味话剧《我这半辈子》致敬老舍

剧照 董泓川 摄

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创邀约单元剧目,正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上演,首轮演出将持续至8月15日。该剧是编剧、导演黄盈职业生涯中的第51部作品,也是身为深谙“京味戏剧”创作况味的他,第一次执笔并执导与作家老舍有关的故事。

《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以出生在小年夜的常顺为主角,从他出生之日的奇妙跌宕,一直讲述到而立之后的起伏所经,同时交错着他在北平和伦敦之间的往返,也把他笔下的原型摘取回现实生活中,最终落幕在其半生的节点之上。

剧照董泓川摄

剧照 董泓川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一半都覆盖着白色,“冰与雪”是《我这半辈子》舞台上最重要的元素——这是舞美设计李彪与黄盈共同商议、创造出来的一个旧的北平印象。坐在三面观众席前排的观众,甚至会留意到积雪会一直绵延到自己的脚底和身边。这种半沉浸式的舞美设计给了观众可以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命运辛酸的氛围。

雪,是小年的雪——《我这半辈子》的主人公舒常顺生于小年夜。雪融化到一半,静悄悄裹住观众席地面和柱子的想法,是李彪在设计过程中的直觉。虽然冰雪让人觉得冷,但却并不凄惨悲凉,只有真实、乐观,“前半辈子那么苦,说不定熬过去了,就有希望了。”

屋瓦这一熟悉的“北平”元素,此次在《我这半辈子》中以一种不规则的、斜线层叠堆垒方式高悬于舞台三周。在李彪看来,这些屋瓦就是生活片段的象征,是记忆里的永恒,也是不断流动着的不确定。

舞台两边的柱子,也被黑色的木板裹住了,木板上可以写字,也可以涂抹掉,质感类似于黑板。进场时观众或许会留意到,上面有画好的“鸡爪子”。一直到演出前,导演黄盈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让演员在演出中将那些代表欠账的“鸡爪子”涂抹掉。“即使账可以抹去,生活可以抹去吗?”

剧照董泓川摄

剧照 董泓川 摄

为什么放着那么多既有的老舍作品不碰,反而要原创一部新作呢?黄盈以为,这是身为创作者的自己在被老舍的作品不断撼动之后,自觉生发出的疑问带来的动力:“我很关心,他是怎么做到这样的地步的?能写出这么多形色各异的作品的人,他的人生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人人都有一个终点,你永远无法预料自己是怎么结束的,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当终点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不会面有愧色’地走过去。”黄盈坦言,这就是他想要通过这部戏传递的一份确凿观念。

据悉,该剧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由黄盈工作室出品制作,得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程支持。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