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以油画之瓶,盛中国意蕴之美酒

发布时间:2021-11-30 10:04: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芳 | 责任编辑:葛蕾

——《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二期听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讲述中国式油画

人类文明史上,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都会形成新的文化生产力。油画传入中国,既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也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移植、改良与再生。

二十世纪初期,大多数国画家依旧处理着传统题材,鸟、走兽、荷花、松树……几乎嗅不到时代气息。新文化运动大幕拉启后,中国绘画界也出现“革新派”与“国粹派”之争,一批主张以宏观视野广泛吸取外来文化的艺术家们,前往各国学习其他民族艺术,希望给当时的艺术之境注入一股新鲜活水,其代表人物如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

曾有人提出,创作油画就应严格走西方“正统”范儿。不过,中国油画家在其感悟力、技巧手法等方面,自觉不自觉都会有本民族文化渗透其中,这是无法回避的。同时,油画在西方纵深数百年,涌现出太多巨匠、流派与风格。若中国艺术家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超越的希望十分渺茫。

于是乎,上世纪初,在巴黎学习了七年西方美术的林风眠曾绝望写下:“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风格?”

若能穿越时光,彼时沮丧的他该听听几十年前来自巴黎南部小镇的一段声音,那是梵高给弟弟写信时的喃喃自语:“提奥,如果要生长,必须埋到土地里。”

经历无数彷徨、阵痛、反思,这一批“取经”的油画家们在观念上逐步走向共识:中国油画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以本土为根基,融中国绘画之表现技法、哲学思维于创作中,方为上策。

中国油画不再是欧洲油画的复制,它“纯正”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进行了哪些文化种属的转换,又如何创造性开发了油画艺术的东方魅力,并籍此推动油画艺术的当代发展。

而走出西方,回望中国文化,当然也不是简单意义的回归,而是成熟后的抉择,是乡音未改两鬓灰白后的深思熟虑,是对自我传统有思考的探望,是洞悉全人类可观可思的美感基调后,从艺术家自身特点出发,立足本土、纵笔中西的境界追求。

这是老一辈艺术家为中国绘画的未来开辟的新路。其实,外来油画本身也有艺术本土化的客观需求。黑格尔曾说,艺术最重要的,始终是它的可直接了解性,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中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在艺术里感觉到一切都是亲近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

时光荏苒。直到今日,将最好的西方艺术实践融入持久的中国精神,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仍在继续。

今晚21:00黄金档,《似是故人来》第二季第二期,听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讲述如何融贯多种绘画形式,对中西美术进行创造性探索,继而成就独一无二的中国式油画风格。

以油画之瓶,盛中国意蕴之美酒,微微晃,满室香。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