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根根艺术线头,牵出社区文化未来的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1-08-17 11:11:31 | 来源:文汇报 | 作者:范昕 | 责任编辑:苏向东

       ①“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 ②陆家嘴记忆系列展之“瞭望塔上下”。 ③《顺昌路:一个对话的机会》。 制图:李洁

有着34年楼龄、13层高的东昌大楼,呈L型伫立于浦东南路东昌路路口,灰黄色外墙有些笨拙,与不远处高耸入云的陆家嘴“三件套”形成鲜明反差。近日,这幢“老”楼里推出上海首个“楼道美术馆”——陆家嘴记忆系列展之“瞭望塔上下”,居民参与布展,志愿担任艺术展讲解员,小小展览登上了同城热搜榜单。

艺术给城市带来的一点点微小改变,已是令人欣喜。事实上,就在这座城市,就在身边熟悉的社区,艺术正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连接日常生活。它们或许以不起眼的方式存在,未必营造出一道道显见的亮丽景观,却像一根根充满生机的线头,牵出从社区到城市未来的无限可能。

推开家门,在“楼道美术馆”同一高度回望昨天,其中有件特殊展品改了六次,充分调动起居民创作积极性

东昌大楼承载着无数老浦东人的温暖记忆,而大楼变身上海首个“楼道美术馆”——七楼连接一户户住宅总计50余平方米的公共走廊,孵化出首展陆家嘴记忆系列展之“瞭望塔上下”。这是一个与周边居民颇有“连接感”的展览。此次首展的主角,是1951年建成、1999年又为了配合世纪大道工程而被爆破拆除的东昌路消防瞭望塔。东昌大楼对面,恰是当年这座瞭望塔的所在地——高约24米的它,曾是浦东的制高点,消防战士无数次站在这里第一时间发现火情。而展览所在的东昌大楼七楼楼道,高度几乎与从前瞭望塔的高度持平。

20张精选的老照片汇集于此,它们均为曾经的东昌消防中队瞭望兵赵解平拍摄,记录下瞭望塔与周边风貌、瞭望塔爆破消失的瞬间、消防员工作与训练时的情形,也记录下浦东高度不断被刷新的过程。历史和现实在同一取景框内交叠,将居民们的回忆带到今天。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还有一件特别的展品,充分调动起居民们的创作积极性,也让这个展览真正属于他们自己。那是东昌路消防瞭望塔的复刻模型,以历史照片为底本,根据居民的回忆不断推敲细节,前后总共修改了六次。

69岁的叶芝英,1990年起就住在东昌大楼七楼。说起这个推开家门就能到达的美术馆,她很是自豪,主动请缨参与布展全过程,还自愿担起楼道里影像设备日常播放和展品日常维护的工作。 “30多年了,我慢慢变老了,陆家嘴慢慢‘长高’了!”叶芝英坦言很乐意为走进展览的人们导览,说说自己的故事,也说说这座城的故事。

近一年来,包括东昌大楼在内的东昌路片区——陆家嘴中心区域中唯一的老旧片区,都在艺术的催化下,经历着可喜的微更新。大半年前,东昌新村非机动车棚经由专业团队改造,变身整洁的“星梦停车棚”,迎来上海大学博物馆“三星堆”特展的图片展——每当居民推车出门或是回家停车时,便会与艺术相遇。令策展方意外的是,居民的热情赋予这个展览持续的活力与影响力。不少居民自发担任起展览的导览志愿者,其中就有75岁的老居民陈国兴。他的讲解很是接地气,不时切换成上海话,眉飞色舞掌控全场。并且,展览在这里竟然是可传递的。一位居民带着小孙子前来参观,回去后,这位小朋友从网上找来三星堆的漫画,重新排版分享,社区里更多小朋友由此得以了解文物的故事。

激起百年顺昌路更多的记忆涟漪,凝结为一枚时光胶囊,给这片区域的转身与前行带来更多动力

7月一个周末的上午,20余位小伙伴相约在中共一大·新天地地铁站,朝着不远处的百年顺昌路出发,开启了以“顺昌饮食”为主题的行走与漫游。

以“嗅觉”为引领,位于合肥路近顺昌路的“华业饮食店”成为此行第一站——豆浆、油条、麻球等早餐麻溜地买起来!主营馄饨和汤团,仅收现金,一到下午五点就关门,没到饭点等位也成问题……尽管有着诸多限制,30平方米左右、仅能放下四五张小桌的百年老店盛兴,还是不容错过之处。

跟着领路人武林帕克、怂儿以及顺昌路上的老居民倪阿姨,这条路上不少已经远去的饮食故事在他们充满回忆的讲述中回来了。合肥路顺昌路路口的凹凸大厦,其前身便是创立于1923年的天厨味精厂,中国第一家味精生产厂。前不久歇店的“阿姨排骨年糕店和点点”,上海但凡关于排骨年糕的榜单,它都榜上有名。在顺昌路开了近20年的这家店,一直只卖两样东西——排骨年糕和春卷,价格非常感人。店名中的点点,一只胖乎乎的猫,是名副其实的店宠,它的照片在店里随处可见。

这样一次寻味之旅,是随顺昌路城市更新项目推进而启动的“记忆市场——粟上海顺昌路艺术项目”中的组成部分。

北至太仓路,南至徐家汇路,不算太长的顺昌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好地保存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点心店、百货店、食品店、影楼、鱼档、菜场、剧院……应有尽有。隐匿于这条小马路上的上海美专旧址,更曾见证中国艺术教育改革。新一轮城市更新使得它们不得不面临转身,而“记忆市场”则以对于区域文化的挖掘与梳理,联结这条路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为其开启“文化焕新”。

这其实是一个非典型的社区艺术项目——在这条路上,人们看不到艺术家在墙面上进行涂鸦,或是搭建雕塑与装置进行展览,取而代之的是以行走与漫游、放映与讨论、实景沉浸剧场、播客和众筹出版等方式,建立从市民生活、社区记忆到历史文化三条轴线进入百年顺昌路的契机。

每一次相关活动,都像丢石子,激起越来越多的涟漪。有人发现这条路上有一幢建筑,对外呈西洋式,对内则是徽派,这是否与主人的思想观念有关?有人惊讶于这条路上颇有年代感的人民照相馆依然具有感召力,一对金婚夫妇执意携手回到当年拍下结婚照的这里,重拍一张结婚照……很多来自个人的记忆碎片彼此重叠、交错而后互相碰撞,形成交换机制,拼凑成一种更为多元的关于顺昌路的认知与理解。

未来,这些记忆碎片将汇集办展,甚至永久留存在或将选址顺昌路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中,凝结为一枚能够为人们细细品味的时光胶囊,给这片区域的转身与前行带来更多动力。

工人新村里,隐藏着神一样的未来生活原型街,居民们的品质生活与创客们的前沿实验碰撞出奇异火花

四平路上一处不起眼的白色拱门里,隐藏着一条神一样的小弄堂,长约200米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弄堂两边是老旧的工人新村,沿街普遍却是早餐店、烟酒行、洗烫店、菜市场等与科技、设计、玻璃、声音等高尖端实验室的混搭。当小区居民晾晒的衣被和阿斯顿·马丁与同济合作的全球首个海外设计实验室里的百万级跑车“同框”时,不免产生奇异的张力。

曾经,这是一条“脏乱差”的小弄堂。三年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此用设计创意的力量撬动起一系列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实验,并由此探路社区治理和城市更新,让科学家、艺术家与居民共同参与创新实践,让科技、创新、艺术更接地气。而今,从这条小弄堂向周边辐射开来的一整片社区已然日新月异,从“消费末端”进阶为“创新源头”。

显而易见的改变,首先在于周边一整片街区美了起来:花坛披上彩色的外衣,围墙有了斑斓的点缀,树坑变身镜面不锈钢展台……但事实上,这绝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风貌整治工程,而是支撑着上海“五型经济”“四大品牌”向杨浦聚集全球人才、让环同济知识经济转型升级。

赤峰路上焕然一新的公共电话亭,在设计的力量下获得了重新定义。其形体元素保留了城市记忆要素以及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符号,同时更具现代性与交互性,集合实体展示与虚拟AR体验,激发起市民的参与性和探索感。既能发挥应急通话功能,又是NICE2035信息查询亭以及街头迷你艺术馆。这样的城市老旧“零部件”的转身,呈现出智慧社区背景下对于未来城市街头公共信息服务厅的探索。

去年这条小弄堂上增加的“新成员”——NICE Commune好公社,则是在测试人与人、人与美好生活的相遇,还有怎样的可能。300平方米的空间里,既有私密的会议室,也有开放的瑜伽房,还有颇具互动性的共享厨房和咖啡吧台。冥想音乐会、瑜伽练习课、职场加油站、斜杠青年分享、手作DIY、家庭园艺交流派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得这方空间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共会客厅”。

社区是一个天然的跨学科场所,无论什么项目都可以在这里试错。而当老旧社区逆龄生长、活力满满,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何尝不是品质生活带来的莫大幸福感。他们也在参与和组织活动过程中,从服务对象变成了给予服务的人,这又成了另一种满足感。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