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祁门红茶集团:发挥国企引领作用 用科技“走”出创新路

发布时间:2024-09-04 10:27: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张静

中国网讯  祁门红茶自1875年问世以来,便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有“群芳最”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也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祁门红茶集团通过“种好茶、制好茶、说好茶、卖好茶、喝好茶”等五个维度,全面打通祁门红茶全产业链,坚守“茶兴民富”初心,秉承“开放包容、生态创新、茶业助农、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发挥国企引领作用,助力祁门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祁门县茶企做大做强,推动祁门红茶走向世界。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创新提升茶叶品质

祁门红茶初、精制一体化、5G智能化生产线 初制车间

100年前,祁门红茶采用的是手工技艺生产,而现在,祁门红茶集团借助科技的力量,自主研发了祁门红茶初、精制一体化、5G智能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已入围2023年第二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并作为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十大亮点之一发布,凸显了“皖美智造”能量。它的投产,开创了祁红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可实现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全流程不间断作业,配备全自动无尘包装车间,并运用5G及机器人技术在包装分拣、装卸搬运中作业,不仅使工艺流程得以简化,还节省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茶叶品质。

科技助推发展,创新激发活力。去年,祁门红茶集团推出文创产品《你的口红》颇受年轻人喜爱,荣获2023年“安徽有礼”旅游文创商品大赛金奖;今年,《你的口红》又荣获2024福布斯中国茶行业系列推选“年度影响力产品”。此外,祁门红茶集团还先后与中国计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借力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祁门红茶集团通过鲜叶和毛茶同时大批量生产的方式,为当地农户和小型茶企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了祁门红茶产业整体效益,解决了祁门红茶精制时间长,上市周期慢的难题。目前祁门红茶集团自有茶园2000亩(其中智慧茶园近300亩),合作茶园万余亩,除支付茶园租金外,还返聘茶农为季节性工人,支付劳动所得。与16个乡镇建立合作关系,制定茶叶的种植标准,打造全域无农残茶园,提高茶叶附加值,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传承发展非遗技艺 推广祁门红茶文化

“祁门红茶”高铁品牌专列

借助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祁门红茶的品牌影响力。祁门红茶集团正在建设祁红非遗手工坊,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相结合,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传承与发展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座集茶文化展示、非遗技艺传承、制茶体验于一体的场所,将发挥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作用。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培养更多掌握这门传统技艺的年轻人,使传统技艺得到延续和发展。祁红非遗手工坊将成为传承茶文化、促进茶旅融合的重要平台。

据祁门红茶产业集团董事长姜红介绍,企业通过冠名“祁门红茶”高铁品牌专列,在北京王府井等热门商圈,以及在合肥南站、黄山屯溪国际机场等交通枢纽投放户外广告,参与北京、西安、合肥等地举办的茶博会,并打造以“女王的下午茶”为主题的祁门红茶茶旅线路等方式,在品牌中注入文化的因素,在文化中彰显品牌的价值,强化和扩大了祁门红茶在国内市场的品牌认知,进一步稳固祁门红茶在茶叶市场中的知名度。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持续扩大品牌影响

祁门红茶集团英国布里斯托体验店开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祁门红茶集团以此为契机,先后在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尼泊尔开展祁门红茶推介会,并在英国布里斯托开设了祁门红茶首家海外体验店,这是祁门红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此外,祁门红茶集团还参与了马来西亚国际饮料食品展,加强了与其他茶企及行业相关方的合作,为未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开启了更多机会。

姜红表示,下一步祁门红茶集团将进一步夯实茶叶品质基础,不断提升祁门红茶品牌的影响力,以祁门红茶为引线,串起祁门县“农、文、茶、商、旅”全面发展之路,携手茶企合作共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远航出海,再创“祁”迹,让世界听见祁红声音。

祁门红茶、祁门红茶集团分别荣获2024福布斯中国茶行业系列推选“年度茶区域公用品牌”和“年度潜力企业”。未来,祁门红茶集团将持续推动茶叶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包括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确保产品的稳定性,严控产品质量,确保每一批出口的茶叶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并加强与其他国家茶产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关于茶产业发展的国际间的交流,提升祁门红茶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