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国产刑侦剧成创作新焦点

发布时间:2023-02-01 09:05:56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牛梦笛 | 责任编辑:秦金月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1月14日,国内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背景的影视剧《狂飙》播出,首播收视市占率高达17.4%,随着剧情的深入,该剧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

《狂飙》的热播让人不由联想到此前《扫黑风暴》《破冰行动》《罚罪》等涉案刑侦题材剧集同样受到了受众的欢迎。这类剧集紧张刺激的正邪对抗、悬念丛生的侦破过程、抽丝剥茧的人物关系以及对真相的追问、正义的坚持等要素,都让观众热血沸腾。

刑侦剧“热”了起来

刑侦剧向来是观众喜爱的剧集类型。20世纪90年代开始,取材自真实大案要案的纪实类刑侦剧一度成为主要播出的类型。进入2000年,《红蜘蛛》《重案六组》《征服》《湄公河大案》等一大批刑侦剧火爆荧屏,被观众奉为“神作”的《重案六组》至今都有人不断翻出来重温。这些年来,刑侦剧已成为一种固定的、特有的剧集类型,并且不断涌现新作。

近年来,随着网络剧的兴起、国内剧集创作质量的整体提升,刑侦剧再度活跃了起来。《扫黑风暴》呈现真实案例,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破冰行动》精彩还原了特大制贩毒案件始末,还有反黑题材的《罚罪》《对决》、禁毒题材的《冰雨火》等,都获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和观众反响。此外,2022年上线的调查古画失窃案件的悬疑剧《重生之门》、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悬疑剧《你安全吗》等作品,也反映出了刑侦元素的热度。

今年一开年,《狂飙》在央视八套和爱奇艺打响了热播剧第一枪,市场反响热烈,观众好评不断,有观众直呼“一口气炫了五集”。而在这五集里,几个案件环环相扣,激起了不少观众的观赏兴趣。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看到了《狂飙》的用心——三幕时态演绎横跨二十年的黑白交锋。相比“谁是黑恶势力”的表层讨论,《狂飙》下更多功夫挖掘黑恶势力如何滋生蔓延,为何打而不倒、打而不绝的深层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对于社会治理、打击犯罪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实施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中政委、中纪委、公检法的干警们,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甚至流血牺牲。”《狂飙》总制片人徐康介绍,“这是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是创作《狂飙》的社会背景,也是文艺工作应该去展现去宣传的真实事迹。我们希望《狂飙》能展现过去二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让观众看到党和国家为保护人民做出的努力,也能从人物身上找到共鸣,引发反思。”

“案”要精彩,“人”更要好看

对于刑侦剧来说,“案”要精彩,“人”更要好看。在塑造丰满的人物关系、构建多元的叙事视角之外,诸多刑侦题材剧集在“人”的身上做足了文章。

近年来的刑侦题材体现了更为复杂立体的人物。《罚罪》里有机智热血的刑警常征、城府极深的赵鹏超,《扫黑风暴》中有亦正亦邪的李成阳、让人不寒而栗的孙兴,《无证之罪》里有个性张狂的“阎王”严良、内向孤僻又贪婪虚荣的郭羽等角色,不仅成就了剧集的精彩,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一基础上,剧集通过正邪人物的塑造和较量,展现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对于《狂飙》中的人物塑造,导演徐纪周表示:“《狂飙》本身是一个黑白对抗的故事,但那些处于灰色地带的人,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又是那么地充满戏剧性,所以在真实和戏剧之间一定要把握好,别被形式感左右。”因此,在清理政法队伍蛀虫、打击黑恶势力的主线之外,《狂飙》中人物命运的走向、人际关系的反转成了最大看点。人民警察安欣凭着内心对正义的追求,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好警察。而与之互为照应的角色高启强在对“钱”与“权”的追逐中迷失自己,越陷越深,从一个卑微渺小的底层鱼贩变成了当地涉黑组织的头目。安欣与高启强两人之间关系的互动、权力的起伏、命运的流转,构筑起了该剧最强劲的叙事张力,其中人物的较量与挣扎、无奈与叹息更是引发观众无限唏嘘。

探索刑侦剧类型化创作

《狂飙》等剧的成功制播,再度点燃了观众对刑侦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情,也给创作方探索类型化创作道路带来启示。

一方面,刑侦剧开始垂直细分出更多题材,进入了相对小众和专业的领域。如以新时期中国警察跨国打击海外犯罪为焦点的《刑警之海外故事》,以经济犯罪案件为主的《猎狐》,以法医视角展开的《法医秦明》和《骨语》,大量描摹高科技盗窃的《重生之门》,将奇妙微观的昆虫学融入探案的《破茧》,以名画为灵感、聚焦模拟画像师的《猎罪图鉴》等剧,都以新颖的题材、小众的涉猎领域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感。

另一方面,刑侦剧或者刑侦元素开始与多种类型元素兼容,为剧集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如被称为“社会派推理剧”的《无证之罪》,将侧重点放在探究案件背后的犯罪动机,在层层递进的剧情之中不断展开人性道德的拷问。《狂飙》则在创作中融入了“年代戏”元素,用扎实的美术视觉和剧情细节,忠实还原出2000年、2006年和2021年三个大跨度时空的社会生活,在聚焦扫黑除恶历程的同时,也反映着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迁。

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研究员王婧看来:“当下的国产刑侦剧创作既符合主流文化的价值诉求,又能讲述精彩的正邪较量;既能满足紧张刺激的观赏期待,又能提供鞭辟入里的现实反思,具备了类型化创作的基本要素。”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31日 09版)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