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短评:中国为何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题:中国为何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作者 徐雪莹
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
从各大博物馆线上文创店相继走红,到“云”游博物馆成为时尚,文物科普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贡献假期游玩打卡地、为商品加成文化符号灵感,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价值如何显于当代?中国又为何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加强保护,借鉴他山之石。
1984年,法国成为世界上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家。此后数十年间,欧洲多数国家纷纷效仿,“文化遗产日”提升了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有利于加深其对文化历史的热爱,进而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行动。
中国人素来尊崇祖先、尊重历史。小到出土竹简,大到名山大川,不胜枚举的出土文物及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浓缩着古人的智慧与世界观,也铸就了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在中国,传承祖先遗产、造福子孙后代的传统古已有之,欧洲的现代化做法则为中国更好地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提供了重要借鉴。
2005年,中国国务院集纳各方建议,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自2017年起,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年中国各省份计划举办的相关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多达6200多项。
鉴古知今,传承文明基因。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以流动的立体山水画再现古代文人宁静致远的生活旨趣;“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为广袤中华大地又添奇谲色彩;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实证;明清故宫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嬗变、明清文物典章制度提供丰富的研究样本……参观文化和自然遗产,就如同欣赏王希孟笔下《千里江山图》,画卷徐徐展开,神州大地之壮丽与中华文明之灿烂跃然纸上。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形制与规模往往与同期社会政治文化存在对应,因而对探寻中华文明历史脉络及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等,时常能见微知著。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文明,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则是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包容发展的实证。
善用遗产,促进中外对话。
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还可让遗产“活”起来,扮演沟通中外的桥梁。
近年来,中国主场外交多次选于“遗产之城”开展。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在苏州举办,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多国外长在都江堰会谈,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选址黄山……世界遗产作为自然风情或文化底蕴的表征,勾勒出一国文明特色,成为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展示自信、释放善意的通用语。
从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到埃及卢克索神庙,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到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中国领导人出访的“文明足迹”亦体现出中国对其他文明的尊重与欣赏,表达了中国愿同各国交流互鉴的友善与诚意。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辉煌岁月的结晶,它既是文明的注解、考古研究者的测量对象与分析工具,又是文明曾光彩熠熠存于世间的见证。不论青铜残片还是雕梁画栋,都承托着人们对历史的想象与追思,更承载着各国民众对人类文明的敬畏与珍重。(完)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