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6月6日讯 (记者 秦金月)6月5日,北京人艺剧本朗读《阮玲玉》上演,通过线上实时直播的方式与观众在人艺实验剧场相聚。这也标志着北京人艺院庆70周年系列活动将陆续启动。
流动舞台,展现剧本独特风貌
此次剧本朗读选择的《阮玲玉》是北京人艺保留剧目,由编剧锦云创作。作者用写意化的叙述方式和诗化语言再现了阮玲玉细腻的内心和戏剧的一生。此次由北京人艺青年演员通过剧本朗读的形式来呈现,不仅展示了剧本独特的风貌,还配合别具一格的舞台形式,让观众耳目一新。
“因为作者的戏剧结构是流动的,所以我们也让大家在舞台上‘动’起来,不只是读,还配合了舞台调度。”导演韩清介绍道。虽然演员手持剧本,但他们在舞台上再现了作品隔空对话、时空交替的舞台形态。同时导演还设计了演员的双重身份——上场时作为演出者,下场时又坐在观众席,以观众的身份来旁观,更加突出该剧中每个人都是阮玲玉生命中的过客与看客这一主题。
走近人物,靠语言塑造人物灵魂
作者在写作《阮玲玉》时强调是在写人物的灵魂,这也是此次青年演员们进行剧本朗读的目标——走近人物,塑造出人物的灵魂。作为一次剧本朗读,如何用声音塑造人物还是此次演出的核心。
导演韩清比喻这部戏的语言就像“一块石头投下去,荡起的涟漪。”“演员的台词要将气息放下来”,既不能太生活化,也不能像朗诵,而是找到自己的起伏和韵律。让观众在声音中听见的不仅是一个传奇故事,更是人物真诚、真挚的内心世界。让屏幕前的观众与舞台上的阮玲玉一起共同呼吸,感受她生命中的喜与悲。
青年一代,用真诚致敬北京人艺舞台
“我们青年一代有热情,有真诚,在建院70周年之际,我们也要展示出自己的风貌。”导演韩清介绍道。
此前剧本朗读排练一度转为线上,但青年演员们仍然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松懈对艺术的追求。前期储备和收集大量资料,排练时不断讨论与磨合,每位演员都对角色赋予了自己的解读。如何掌握语言的分寸感,如何在关键时刻进行交流,这些细节都以朗读方式精准表现。同时导演和演员们为了突出院庆主题,还特别设置了一个仪式感十足的环节,演出开始前在舞台前方放置剧本,演员从桌上拿起剧本,结束后,所有人将演员将剧本整整齐齐的放在桌上,定格之后再走上舞台,以此形式来致敬戏剧,致敬舞台,致敬北京人艺。
作为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开端,本次活动以排演的高完成度和与剧作契合的舞台调度,刷新了观众对于“剧本朗读”这一形式的理解,被评价为了“豪华版”的剧本朗读,也提升了广大观众对后续活动的支持预期。在70周年院庆期间,北京人艺将有更多直播活动陆续开展,等待更多观众走进直播间,共同为北京人艺庆生。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