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

发布时间:2022-01-11 15:48:07 |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王诤 | 责任编辑:苏向东

2022年1月8日,第十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揭幕,本次论坛以“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为主题,聚焦“百年征程”与“当代使命”,共同探讨文化基因与中国道路的发展议题。

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为主论坛开幕式致辞,并在致辞中强调,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深层的文化基因是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期待参与本届论坛的专家学者为更好地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真知灼见。来自文化产业领域的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基因在文脉传承、非遗转化、区域发展、国际传播、技术转化、IP打造等方面的应用发展发表了精彩演讲。


  “打造‘派’型强劲动力带,加强中国文化空间的新布局”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发表题为《文脉传承与产业创新》的主旨演讲,强调文脉传承的根本任务在于文化基因的活化和物化,倡议文化产业工作者们挖掘并讲好故事、开发并延伸故事、把故事带回家,将创意和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李向民在发言时介绍说,按照美国人类学家克拉柯亨的定义,“文脉”被定义成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因为英文Context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上下文的意思,由于是讲了上下文,所以它在前后文连接当中其实是有一种文化的脉络。文脉不仅仅是一个文字的成果,或者文本的呈现,还包括所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可以看成是文明和文化变动的一个轨迹。”在他看来,对于文脉的整理和开发,一方面可以彰显城市个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接产业创新。“文脉的重点是故事和符号,文脉传承的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文化基因的活化和物化。这又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挖掘并讲好故事;其次就是当把故事挖掘出来后,如何把这样的故事讲好,并且让它能够延续?最后还要落实在,如何讲把故事‘带’回家,传播出去。”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是新年论坛的老朋友,他从第一届就是参与发起的重要学者之一。今次花建的演讲题目是“依托节点城市,深化一带一路文创产业与文化贸易合作”。“从十五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地理大发现,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大市场。这次地理大发现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跨越,在绵延几百年的过程中也逐渐寄生了一些弊端——让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让南方逐步从属于北方,让发展中经济体更多来依附于发达经济体。因此仅仅停止在第一次地理大发现这样一种认识模式和建构的方式上是不够的,更多的国家需要对现有世界秩序进行优化,这就使得中国首创‘一带一路’具有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深远意义。”

在花建看来,丝路城市或者说“一带一路城市”已经形成了三大圈层,“第一个圈层是中国境内一带一路的沿线节点城市,包括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沿海经济带城市群,亚欧大陆桥城市群;第二个圈层就是中国境外传统意义上的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比如马尼拉、金边、马德里、布达佩斯、安卡拉等等;另外还包括非传统意义上的一带一路域外对接城市,包括奥克兰、巴拿马城、拉巴斯、圣地亚哥、西班牙港等等,可以说正在形成一个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金线,以更多的城市群共同参与的一带一路城市的体系。”

结合节点城市探讨中国文化基因如何在一带一路进行更好的传播和发展,花建在发言中强调以内辐外,打造“派”型强劲动力带,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空间的新布局,发挥创新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产业合作与文化贸易盛开更加璀璨的花朵,“目前来说,与一带一路的跨国网络和链接相对应,国内从文化产业意义上讲,从开展国际合作和贸易意义上讲,正在形成三大动力带:第一长江经济带动力带;第二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第三沿海经济带动力带,还包括一些经济走廊。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派’型,覆盖中国领土和境外通道相衔接。”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以《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城市文化生态》为题进行发言,围绕如何让非遗活在当下的主题,从见人、见物、见生活三个命题阐释非遗文创与城市文化生态的关系,并从创造力、资源力、传播力三个层面探讨如何推动非遗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最后我想说,我们还是要回到阳明心学,王阳明在《别诸生》一诗中写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他的传承人、泰州学派王艮也提到,‘百姓日用即道’。所以说非遗不是一种遗产,它是一种活着的灵魂,在今天生活方式下能够真正改善我们的生态,提升我们内心的成长。”于丹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管理委员会前主席、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终身教授弗朗索瓦·科尔伯特围绕艺术、艺术家和文化产业对于塑造国家身份、建构民族认同的意义展开精彩演讲。他指出无论何种艺术都离不开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发展,强调市场、家庭、学校等不同主体手段的作用,并对文化艺术助力建设中国国家身份的未来表达了期待。

  主论坛嘉宾

聚焦元宇宙,展现构建数字世界的可能性

2021年10月,“脸书”(Facebook)公司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发表了一封《创始人的信:2021》,宣布脸书公司更名为“Meta”。在本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不少与会学者也纷纷就“元宇宙”发表各自的看法。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院院长李凤亮发表了以《元宇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为题的演讲,提出应当结合最新的技术手段来创造高质量的文化内容,探讨数字藏品、虚拟偶像、数字演艺等新型业态,从传承、创意、创新三个方面展望元宇宙和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未来。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黄昌勇以《元宇宙:重新审视艺术与科技》为题“压轴”发言。他认为元宇宙这个概念应当说现在学界总体上关注度是不够的,“我觉得我们必须正视它。在当下的语境下,元宇宙内涵吸纳了信息革命、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VR、ER、AR、MR、游戏引擎、数字区块链等虚拟现实技术革命成果,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世界的可能性。”

黄昌勇介绍说目前很多平台企业都在布局元宇宙,“微软就不用说了。去年年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到,聚焦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发,夯实共性基础技术发展能力。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推进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探索行业应用。这在国内领先的,很多别的省市可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上海已经系统地研究元宇宙可能对未来产业的影响。”

在黄昌勇看来,面对元宇宙,我们还是要回到一个古老的命题,就是技术与艺术到底什么关系?“我觉得艺术从诞生之日起从来没有脱离技术,人类发展史跟艺术密不可分的……元宇宙可能打向了一个极限,也就是通过技术打破了真假界限,时空界限,呈现出一个多维世界。”他还以去年11月初,中国首部科幻歌剧《七日》在沪首演为例,“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不可否定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技术仍然在一往无前地发展。如果没有技术,在茹毛饮血的时代,诗意将无处寻找。艺术上一直有种思潮,对机器、工业、城市、基因、网络、人工智能等持批判态度,但悖论的是,艺术家都是运用技术的发展来批判技术带来的世界。如果没有技术上的变化,这种批判其实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向勇最后强调,当今世界的生活形态、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新冠疫情的起伏变化也加速了人们的感知方式、话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塑。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我们不仅要把握历史的主动精神,更需要以创新创意为抓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为中华文化基因的更好传承与我国文化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探索精神源泉和创新动能。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