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三峡皮影“守艺人”的“喜”与“忧”

发布时间:2021-12-21 16:19:54 | 来源:中新网 | 作者:黄维正 | 责任编辑:苏向东

“皮影人”双手十指间,唱念坐打,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黄维正 摄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

“本御出朝,山奔地摇。逢山开道,遇水搭桥。遇龙搬角,遇虎拔毛……”15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网络主题活动期间,记者探访重庆巫山博物馆,三峡皮影戏非遗传承人何仕红正在表演《杨家将》里《长生草》选段,讲述北宋时期杨家将一门忠烈、保家卫国的故事。谈及三峡皮影戏的传承,何仕红喜忧参半。

何谓“忧”?

“当下,文化娱乐方式丰富多彩,众多古老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被人冷落,逐渐消失。作为民间传统戏剧,三峡皮影传承基本靠口传心授,这对三峡皮影戏资料收集整理极为不利,加上老一代艺人年老体衰、相继去世,70岁以上的皮影老艺人,仅剩1位。年轻一代又不愿再学再唱,三峡皮影濒临失传。”何仕红如是说。

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刻制形象,借助灯光照射形成影像表演故事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2011年5月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三峡皮影早在2009年就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流传在重庆市巫山县骡坪镇及周边三峡地区的一种传统地方戏剧,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三峡皮影随着历史更迭,内容不断丰富,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

38岁的何仕红14岁入行,学艺20多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练功的苦倒还能抗,经济的压力却让他曾经有过想放弃的念头。他说,过去巫山皮影戏深受老百姓喜爱,农村义演较多,红白喜事到处可以看到戏班子的身影,但入不敷出,根本养不活一家人。

好在何仕红深爱着皮影,更深爱皮影背后的文化,咬咬牙撑了过来。他说:“一踏入皮影戏,用心钻研,就会知道皮影戏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时间接触,通过皮影戏曲文字教化就会明白何为仁义道德,便越来越着迷。”

何谓“喜”?

“三峡皮影表演者一般是三人,最多达五人,分为统子,即打鼓者,管调门;下手,司职打锣、钹、梆子等;拦门,摇皮影者;文场,拉二胡、吹唢呐笛子等。”何仕红介绍。

得益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扶持力度加大,三峡皮影作为三峡文化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更多的出场机会,如今,何仕红所在的“同心班”每个礼拜都要为乡亲、游客们进行表演。

如何传承三峡皮影戏?何仕红认为先要继承,再谈传承,当务之急是先把现在老一辈三峡皮影戏艺术家本事全部学到家。他说,通过挖掘把不能失传的东西再创新,帮助三峡皮影戏“走出去”是自己毕生的追求。

“没了人工的起刀、落刀,也就丧失了皮影的灵魂。传承不光在表演,还要看制作。”一支笔、一把刻刀、一张牛皮、几种颜料,也是何仕红深入探索非遗传承工作的“法宝”。

何仕红告诉记者,三峡皮影戏选皮要选黄牛皮,绘画、雕刻、上色、抛光……每一个工序都精益求精,这样做出来的皮影才像模像样,不易弯曲变形。

“我把皮影创新,拍成5到10分钟的短片,通过语言文字融入故事情节,让观众明明白白知道哪个是孙悟空?哪个是猪八戒?”何仕红称,要想实现皮影戏的长盛不衰,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不可或缺。

“人生好比长江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正说着,何仕红又唱了起来。(完)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