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月14日讯 1月13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世界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举办。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姜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马里奥·桑塔纳、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主席河野俊行,清华大学教授吕舟等中外专家为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化利用建言献策。
聚焦“北京城的脊梁” 碰撞思维火花
这是一次探索世界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研讨会。会上,来自中、法、日、韩、加等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用经典案例、创新模式,共享可持续发展经验。北京中轴线活化利用成功实践、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和北京文化可持续发展指标等成为专家们的探讨热点。
清华大学教授吕舟以《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吕舟教授详细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当代利用实践,从北京中轴线书店评选、《最美中轴线》音乐节目、中轴线文化文化大讲堂、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承创意大赛等具体案例中,总结北京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如何将价值传播融入社区、融入生活。吕舟表示,历史城市是人类聚落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历史城镇的遗产价值本身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通过传播历史文化价值,鼓励社会参与价值的阐释和传播,唤醒社会的保护意识,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加强城市韧性和包容性,是历史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北京的实践当中,尤其这两年北京中轴线的保护,还有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其他遗产对象的保护,政府通过搭建历史文化传播的平台和创新的平台,来促进社会广泛参与,参与到历史文化价值的阐释和传播过程当中,来推动历史文化价值提升,赋能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来说是一个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
马里奥·桑塔纳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马里奥·桑塔纳是国际知名的数字遗产专家,他演讲题目是《历史城镇保护的数字孪生成像:机遇与挑战》,介绍了数字技术为遗产保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马里奥·桑塔纳表示,“北京的中轴线已经制成了一些数字产品,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越明聚焦北京中轴线,详细介绍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和北京文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设想。作为长期研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专家,杨越明教授关注中轴线作为遗产资源对于北京这座城市的多重价值,以及中轴线申遗对北京城市发展带来的溢出效应。她希望能够通过相对规范的指标体系,让民众真切感知古老中轴线的时代价值,充分理解个体与中轴线的关联,进而推动更多人参与到中轴线及北京老城的保护传承中。“这项研究工作带有一定的原创性与跨界性。无论是框架设计,数据获取还是要素评价都富有挑战。整体上我们把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设置成四个大的框架,分别是环境与发展韧性、繁荣与美好生活、包容与大众参与、传播和文化涵育。希望通过客观数据案例及民众主观感受,唤起对于中轴线文化遗产,对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透过数字技术 领略中轴宇宙
世界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伴随着“云上中轴”小程序2.0升级上线。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办公室、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腾讯共同发布了“数字中轴·小宇宙”的概念先导片。与一般的线上导览不同,“数字中轴·小宇宙”将要打造的是一种全新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将综合运用高清照扫、游戏引擎技术、云游戏等前沿技术,在数字世界里,再现北京中轴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先生作为“数字中轴文化大使”为先导片倾情配音。完整产品将于2024年夏天正式上线,届时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中轴·小宇宙”中自由探索,“身临其境”体验北京中轴线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
本次发布的先导片提前展示了北京中轴线数字化视觉效果,片中,高清照扫建模技术还原重现了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往昔风采;游戏引擎的加持,使得观耕台上的日升月落、春夏秋冬尽收眼底;数字世界里的北京中轴线,将天人合一的宏大叙事,蕴藏于目之所及,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石。北京中轴线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集大成者,它就像一个“小宇宙”,通过建筑与祭祀,收天纳地,与大宇宙息息相通。
7个世纪的岁月隔阂,并没有暗淡北京中轴线的壮美风采。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数字技术带来无限可能。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北京中轴线以前所未有的表现方式和立体生动的呈现形式,为超大型的系统性、组群性、复杂性文化遗产的价值阐述与弘扬树立创新范式。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