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陕西战国秦墓发现金饰品 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1-11-25 08:54:4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 阿琳娜 | 责任编辑:秦金月

中新网西安11月24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4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新发现的金饰品,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

11月24日,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发现的金饰品,虽器形较小,但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资料图为10月19日拍摄的金饰件。 <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11月24日,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发现的金饰品,虽器形较小,但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资料图为10月19日拍摄的金饰件。 中新社发 咸阳市考古研究所 供图

2021年8月至9月,考古人员为配合塔儿坡村棚改项目的建设,对建设用地内发现的6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秦墓3座,西汉墓葬1座,东汉墓葬2座。出土文物89件(组)。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3座秦墓较为重要,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判断,这3座秦墓的时代应在战国晚期到秦统一时期。

其中一座秦墓出土的金饰品、明器青铜茧形壶、青铜蟾蜍都较为少见。特别是金饰品的制作方法所反映的考古学意义较为重要。这组小型金饰品有9枚,为纯金制作,在以往的秦墓中发现较少。

11月24日,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发现的金饰品,虽器形较小,但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资料图为10月19日拍摄的金饰。 <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资料图为10月19日拍摄的金饰。 中新社发 咸阳市考古研究所 供图

发现的小型金饰出土于墓室内,因墓葬被盗,原初位置已不清楚,但从其大小和背面有扣来分析,为衣服上装饰的可能性较大。金饰表面有多处焊接的绳索纹和金珠,绳索纹在草原文化金银带扣的边框上经常出现,焊接金珠的工艺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于中国西北游牧民族地区,西汉时焊珠工艺在中原地区出现。无论从用途还是工艺上看,这一组小型金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

专家介绍,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金丝和焊珠工艺在甘肃马家塬战国戎人墓地中就有发现,西汉时期这种工艺出现在中原地区的金器上,东汉时向南传播到长江珠江流域。此次金丝焊珠金饰的出土,说明战国时秦人可能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类金器细工制品的制作技术。

11月24日,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发现的金饰品,虽器形较小,但制作精美,工艺精湛,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资料图为8月28日拍摄的其中一座秦墓。 <a target='_blank' href='/'><p  align=


资料图为8月28日拍摄的其中一座秦墓。 中新社发 咸阳市考古研究所 供图

此外,焊珠工艺起源于西亚,后经中亚草原传至中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秦墓中出土这类金器说明秦人很早就与中亚、西亚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往来关系,这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完)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