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董宇辉: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用"小切口"实现文化传播"大共鸣"

发布时间:2025-11-09 10:41: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姜一平

中国网11月9日讯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空间文化交流与发展”论坛11月8日在浙江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通安厅举办。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通过网络空间搭建文明对话之桥,为构建数字时代更加开放包容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在实践交流环节发言 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在论坛实践交流环节,与辉同行负责人董宇辉以"聚创新之力,激活文化新动能"为主题,分享了其团队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创新实践。他表示,通过"小切口"的内容创新和更亲切即时的传播方式,能够让千年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董宇辉介绍,团队打造了《与辉同行阅山河》《与辉同行破万卷》等节目,采用"农商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将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与特色商品推介相结合。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已走过国内17个省级行政区,举办18场活动,直播总观看量超22.5亿人次,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54亿人次。

在湖北黄鹤楼的直播中,团队通过"楚腰""橘颂"等古风舞蹈表演,配合灯光音效,让观众"穿过历史看到当时的样子";在山西壶口瀑布,则采用交响乐表演的形式,让观众通过视听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董宇辉认为,这种多感官的体验方式,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能传递文化内涵。

针对当前信息过载的现状,董宇辉分享了《与辉同行破万卷》的创新做法:通过邀请作家分享创作经历,让读者因对作家产生兴趣而主动阅读。他举例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在两年内销量大幅增长,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销量超120万册,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董宇辉以中国人"以和为贵"的理念为例,说明了文化背景对表达方式的影响。他表示,这种理念源于传统文化和教育,"不看脚下的阴影,主要是因为头顶有光",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友善表达。

董宇辉总结认为,文化的力量能感染人、温暖人、激励人。在千年文明长河与数字浪潮的交汇点上,互联网从业者应该通过小的视角做内容创新,用更亲切即时的方式做传播创新,展现出新的价值。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010-88824983   姜先生   电子邮箱:jiangyp@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