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9日讯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空间文化交流与发展”论坛11月8日在浙江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通安厅举办。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通过网络空间搭建文明对话之桥,为构建数字时代更加开放包容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和首届兰花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在主题演讲环节发言 中国网记者 郑伟 摄
在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和首届兰花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指出,当前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语言表达方式的文化适配性。他强调,要实现有效传播,需要突破传统政治话语的翻译局限,创新叙事方式,让中国故事真正被国际受众理解和接受。
在分析传播困境时,弗格森指出,中国的国际传播策略过度依赖正式政治话语,这些内容往往只是"国内政治话语"的外语翻译版。他通过生动比喻揭示了中西方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文里振奋人心的表述,直译成英文可能显得生硬难懂。他以政策表述为例,说明简洁明了的表达远比冗长复杂的官方用语更有效。
弗格森认为,面对"大众传播"需求,中国需要充分发挥其在电影、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领域的软实力资源。他特别强调,中国拥有庞大而优秀的翻译人才队伍,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但在过度重视理工科的社会环境中,这些人才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挑战,弗格森呼吁重视翻译人才的角色转型。他建议创造"新技术与国际传播"这一全新就业领域,推动中国的科技硬实力与语言软实力相得益彰。互联网为此提供了重要机遇,不仅创造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也为人才发挥优势提供了新平台。
弗格森最后表示,创新不仅限于科技创新,更需要人的创新和软实力的创新。他期待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推动这一战略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愿为此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010-88824983 姜先生 电子邮箱:jiangyp@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