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上出现的国产“冰科技”
新华网哈尔滨2月13日电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此时亚冬会场馆内赛事正酣,备受世界瞩目。在此次体育盛会上,多种国产“冰科技”起到重要的赛事服务和保障作用。
扩容又节能的绿色场馆
7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一场盛大的开幕式演出在这里上演,观看完开幕式走出场馆的观众评价:“演出很精彩,场馆太惊艳了”“仿佛走进了声光电的梦幻乐园”。
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张伟玲介绍,开(闭)幕式场馆不是新建的,而是在原有展览性场馆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后的呈现。它由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梅洪元院士团队设计改造,不仅按照亚冬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进行了综合功能设计,还增加了17100人的观众席位。
在场馆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使用的装饰涂料、板材、粘接剂等环保材料都经过严格筛选;有些装修的构造采用铆钉结合,避免使用胶黏剂对环境造成影响;还采用了光纤传感技术,精准控制场馆能耗,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改造了既有建筑声学缺陷,使场馆达到全频混响均衡,无论在场馆的任何角落,舞台上的声音均衡性都能得以保证。
同时,在施工中采用100%装配式建造工艺,项目总造价较常规场馆节约40%。在设计改造中,在场馆的前20排设置了9000个活动坐席,成为全国活动坐席规模最大的室内场馆之一。不仅可以满足开(闭)幕式、体育比赛、演艺活动、展览功能等多种活动形式,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精准的裁判辅助设备
在亚冬会的比赛项目中,短道速滑一直是不少观众的“心头好”,当运动员快速滑行时如何精准地计圈、快速回放呢?裁判长依据什么判定运动员是否犯规?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单保海携两项国产“冰科技”亮相亚冬会。
单保海告诉记者,他们团队一直从事裁判工作,对短道速滑项目非常了解,深知国内和国际在赛事上有很大的差距,经过艰难的研发过程,他们研制了计圈和录像回放的最新技术设备。这两套系统不仅实用性强,对于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意义重大。
“由于短道速滑项目参赛人员多,竞争特别激烈,运动员之间的身体接触在所难免,裁判长会认为他有犯规的动作,这两个设备在比赛过程中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尤其录像回放设备,不仅可以为裁判长提供视频回放,同时也兼顾了体育展示向大屏幕投送,还有电视台进行判罚视频的回放,这在无形中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这套设备在国内已经多次用于多个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已经迭代了三代,他们提供视频的清晰度以及各种功能都能满足竞赛的需求,连国际赛事官员都表示惊讶,这次为亚冬会提供服务,他们表示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
5G服务上新,不仅是“快”
“在亚冬会开幕式上,无论拍视频还是拍照片,发朋友圈也好,去抖音里做直播也好,都能得到流畅的体验,没有卡顿、没有延时,还能满足媒体‘5G+8K’的直播需求”,中国联通黑龙江公司总经理王传宝这样描述5G-A技术带来的新体验。
王传宝介绍,5G-A技术是5G技术的演进升级,在同样的空间范围内,它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更大的带宽、更快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在稳定性上,包括高精度定位等方面,相对于5G都有比较大的升级。同时,联通的无线移动通信的基站具备雷达的功能,可以发现在空中飞行的一些飞行物。在亚冬会上对亚布力、开(闭)幕式场馆都提供了这样的服务。
整个亚冬会期间,中国联通大约有15项黑科技在信息通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有一些在国内领先,有一些在国际领先。
王传宝表示,“2025年,我们将在全国超过300个城市建设5G-A的网络,未来在5G网络逐步升级的基础上,围绕着市民对美好智慧生活的向往,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赋能需求,在技术进步上不断去探索实践。”
文字:陈益宸 颜秉光
摄影: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