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的黄河大峡谷,青绿色的河水静静流淌,两岸的崇山上连片的民居间点缀着座座烽燧遗存,与山西隔河相望。这里是一曲山水自然的交响诗,更是一座民族交往历史的博物院。
据鄂尔多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文化学者王建中介绍,准旗的历史就是一部互市贸易的历史。“互市”,是历史上中原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或各少数民族之间开展贸易往来的形式。早在战国时期,在准旗的土地上就留下了互市的痕迹,匈奴、林胡等少数民族在此进行贸易活动,著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就在准格尔旗周边的历史舞台上展开。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大幅向西北方向推进,一直扩展到阴山脚下,新兴的农耕区“新秦中”也覆盖了今天的准旗。宋代的“榷场”、明代的“马市”、清代的“走西口”等贸易形态的出现伴随着两地人民的生活变迁,更以商贸的形式将各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
历史上蓬勃的互市贸易记忆仍然以有形的形式留存在今日准旗人的生活中:准旗各个乡镇都有自己赶集的日子,例如沙圪堵镇是逢“一”赶集,龙口镇是逢“七”赶集等等。在变换的时空中,不同时代、民族身份各异的人们在准旗这方土地上,留下了一曲悠然的“贸易长歌”,不仅使得物资融通,也促进文化融汇,形成了今天准旗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面貌,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标识。王建中说,这种文化现象也称作“漫瀚”现象。
时间推移到改革开放时期,1991年,一条铁路线的修建正在准格尔旗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准铁路,东起大同,西至准格尔旗,是“西煤东运”的重要配套工程。在大准线上最大的煤炭装车站——点岱沟车站,一位在这里奋斗半生的普通员工奇永霞,与摄制组分享了她的人生故事。
35年前,年轻的奇永霞从呼市呼铁局司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成为大准线储备人才。当时的薛家湾镇满目荒凉,黄沙漫天,连一个菜市场也没有,面对自己即将生活工作一生的地方,奇永霞心里直打鼓,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建设事业的责任感让她和她的同事们多年坚守。目前,点岱沟车站年装车能力达到4500万吨,有无数普通劳动者像奇永霞一样,用如火的青春建设了这条铁路线,让黑色的准旗煤炭在全国各地发光发热,点亮国家经济腾飞景象中的点点星光。
在大准线这条钢铁巨龙在准旗大地上蜿蜒穿梭的同时,煤炭作为多年来准格尔旗的支柱产业,深刻地改变了准旗人的生活,准旗从贫困县成长为国家百强县。近年来,准旗不再满足于煤炭及相关产业“一枝独秀”,正积极寻求着经济转型的新路径。
在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矿的矿坑上,建起了一座生态公园。这里有生物多样性公园、生态研究示范园、矿业文化博物公园等诸多特色场馆和景观群,建构起一座集工业遗迹保护、煤炭科普文化、休闲产业观光、生态文明、红色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景区,在2024年10月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经过复垦和治理,昔日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不仅呈现出塞外江南的美景,也为准旗的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新亮点。
从古至今,驻足凝望,黄河与长城的“黄”、煤炭经济的“黑”、生态发展的“绿”,三种颜色在这片土地上交织,绘出了准旗多彩的商贸文化绘卷。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勤劳智慧的准旗人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家乡的日新月异,迎接准旗更加灿烂的明天。
出品人:王晓辉
总策划:韩燕
总监制:薛立胜
总制片人:杨力
策划:任艳华 蔚力 李小奇 许浩成 裴永耀
总导演:陈自成
导演:罗杰 赵阳 田野 刘沐颐 胡笛 杨智健
编导:丁素云 曹川川 张芃芃
视觉:胡俊 呼丹 王瑞娜 王冠初 遇翔
摄像:胡博钧 杨硕 姜川 张博 赵晓乙
音频:李翔宇
灯光:范恒宇
后期制作:
李汀 王肇鹏 刘昌 王哲
大衍视崛
于春晓 马涛 彭伊婷 木辛 肖楠(实习)郝嘉禾(实习)
统筹:刘蕾 张建国 周大慧 张涛 王彦东
制片:陈晓
推广:孟超 姜壹平 王雁青 张静 葛蕾
本期作者:张芃芃
节目承制:正杨映像
出品方:
中共准格尔旗委员会宣传部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中国网文化发展中心
准格尔旗融媒体中心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