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郑波卫//笔墨如是——中国书画名家云个展

发布时间:2024-08-23 10:26:09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姜一平

郑波卫//笔墨如是——中国书画名家云个展

郑波卫

1960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祖籍江西省临川,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福建省美协会员,江西省书协会员,泉州国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

作品赏析

郑波卫瓷上绘画浅议

觉圣(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今年上半年,在泉州第一次看到郑波卫先生在陶瓷上一批新的绘画作品,甚是惊讶,在此之前,见到老郑的作品材料大都是在传统材料宣纸上,近几年,换了材料在陶瓷上多次反复的创作,这即是老郑近一两年在新材料上的一次次创作,创新也是他探索新材料的一种试验,这得益于他居住在瓷都德化的附近,也得益于德化的曾建平先生研究了一种适合艺术家创作的新材料。

新研究的德化白瓷超薄瓷板,不同于景德镇传统的瓷板,也不同于湖南醴陵的瓷板,更不同于佛山和淄博的瓷板,从原材料上,制作上在传统的基础上都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改良,它更适合艺术家们用各种艺术手段在此材料上进行创作,油画,水粉,水彩,水墨,新彩,古彩,颜色釉等各种传统以及当代的艺术表现手法都能在此板上展现,目前,是我见过在陶瓷新材料方面具有解放性,开拓性,试验性,且达到完善完美的程度一种新型材料,它是独一无二的。

郑波卫先生这批瓷上绘画作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釉上,一部分是釉下,当然,处理手段和表现形式大不一样,新材料自然的渗化给郑波卫先生带来了创作上的新意,新的想法,新的绘画形态和对绘画新的认知,使他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思路更加宽广,宽阔,表现形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和新颖。

瓷上绘画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单独画种,它不同于在宣纸上,也不同于当年珠山八友那个时期的样式,现在的瓷上绘画有了艺术家介入,由于它材料的特殊性,它在创作期间较之宣纸手段,方法可能更加丰富,在绘画过程中它更像西画材料的一些特质,它可以改动,它可以反复在料性与水与泥巴的混合中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和艺术语言,这是陶瓷具有的特殊魅力,德化新研究出来的这种材料,轻便,超薄,有宣纸的特性,可以渗化,有油画布的特性可以堆积,有水彩纸的特性,可以浅画也可以厚堆。

郑波卫先生家中仓库堆满了他近几年试验的各种瓷上绘画作品,当他兴致勃勃的一件一件摆在我眼前时,我惊呆了,一幅幅水墨淋漓,酣畅痛快的釉下山水;一幅幅在新材料上自然生成各种各样的肌理与传统的皱法融合的恰到好处,且自然天成的新作,显现了郑波卫先生这几年在陶瓷绘画方面研究的成果,只有大量的绘画,反复的实验,才能有今天的硕果累累。

我与老郑是多年的好朋友,十几年前,我们就在德化一起画过瓷器,那时候对陶瓷的理解,对材料的理解还非常初浅,加之那时的德化以器皿为主,还没有大型的瓷板,和能让艺术家在此随意发挥的新型材料。

今天的德化给了郑波卫先生得天独厚的一块创作天地,使之让他在此不停地耕耘,不停地创作。期待郑波卫先生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源源不断的展示在人们的眼前。(2023/8/30)


软硬兼施,黑白辉映

一一观郑波卫先生近期瓷板画作品有感

宣纸是软的,瓷版是硬的,而郑波卫先生的绘画艺术就游走在宣纸与瓷板之间,软硬兼施;墨和各种矿物质颜料是深色的,宣纸和瓷板是白色的,在郑波卫先生的笔下,它们却幻化出勃勃生机、五彩缤纷,黑白辉映。

郑波卫先生既泼墨宣纸又钻攻瓷板,并让两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近期又推出了第三批瓷板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率意的挥洒与偶然形成的美丽肌理,看似无心的泼墨与独具匠心的细节点缀,加上火的洗礼,窑变出无穷的变化,似乎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物我两忘的境界。

我与波卫先生为友近二十年,曾同登黄山共游九华,泉州拜谒弘一遗址,德化切磋绘画技艺。波卫先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精于钻研,乐于造㬌,废纸三千,碎瓷五百,终有所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后四字极难企及,当今画坛几人悟得?吾辈当努力!

一一曹小钦2023.8.25写于师骏堂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