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往期正片
  • 专家团队
  • 精彩剧照
  • 幕后花絮
首页 > 要闻

与潘鲁生一起品味大美民间艺术丨似是故人来

发布时间:2023-07-25 08:58:03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李颖

民间艺术,多样而斑斓,直通远古又活在当下,木雕、剪纸、草柳编、麦秆画……,它们有的醇正,有的浓烈,有的恬静,有的活跃,但无一不散发着生活的气息、闪耀着艺术的光泽。

一言蔽之:民间艺术就是生活的艺术,有艺术之美,兼生活之用。

深入了解民艺,更能懂我们的国家与民族。

民间艺术是根文化的代表,但并非任何时候人们都能看到它的重大价值与意义。一度,民间艺术被认为“老了”“旧了”“过时了”,遭受冷落、抛弃,甚至被冲击。

惟有挚爱者,才见之动心。在民间艺术发展的低谷期,执着的民间艺术“拾荒者”潘鲁生,带领他的同事们一边开展田野调查,一边投身案头研究。他们在民间艺术的广博宏大里惊奇、感动;也面对民艺的日渐消泯四处鼓呼。寒来暑往几十年,他们行走于田野山川,奔波于城里乡下,他们的身影极少引起世人注意,唯有与之赛跑的时光知道,他们何其努力。

光阴没有辜负他们,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共识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迎来新的春天。潘鲁生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工程取得巨大成功,民间艺术赢得从民间到官方、从学校到市场的重新审视和积极回应,一批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走进民间艺术的时空,各行各业主动拥抱民间艺术,全面保护、传承、发展民间艺术的社会生态正在形成。

潘鲁生说,现代人应有远大的胸怀和境界,把中国优秀民间文化置身国际大文化环境中,发现、抢救民间艺术的同时,也要批判性地继承、提炼。

因为民间艺术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我们似乎很难窥其全貌,但有一点非常肯定:它们不但生于历史,活在当下,也必然以更精彩的姿态装点未来。

7月25日晚21:10,《似是故人来》第三季第4期,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一起感受大美民间艺术的质朴与绚烂。

本节目中国网、江苏卫视同步首发,新浪微博、B站、百度百家、腾讯视频等多平台联合播出。

(撰文:李芳 审稿:张宁锐)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3/9/5/2023951693879105099_432_3.mp4
聆听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似是故人来
向海出发 与姜波一起相约刺桐之城︱似是故人来
和贾笑冰探访中华文明的“童年”︱似是故人来
杨曾文先生的日本佛教与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杨曾文先生,1939年出生于山东即墨。1959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就读,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佛教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建立了 才会有笑声|似是故人来
8月22日晚,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中国喜剧艺术家陈佩斯,从让人开怀大笑的台前,到令人感慨万千的幕后,站上悲喜交加的舞台,看见社会进步的深义。
  • bilibili 新浪微博 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