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往期正片
  • 专家团队
  • 精彩剧照
  • 幕后花絮
首页 > 要闻

与王旭东一起守望人类的故宫丨似是故人来

发布时间:2023-07-04 09:12:53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李颖

600余岁的故宫,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承载者,与世界的联系从未中断。兼收并蓄、从容吐纳的精神特质,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秘密所在。

几百年前,一批批外国使节来到紫禁城,西方的科技、艺术由此东入,而东方的文学、书画等也随之西传。

伴随着外国使节、传教士、艺术家的信件、书籍,中华文明的魅力也从故宫深处走向世界各地,一些西方人开始倾倒于东方的儒学、陶瓷、建筑。1700年,法国凡尔赛宫甚至以中国主题舞会迎接新世纪到来……

故宫倦勤斋,竹丝镶嵌、双面绣、玉雕、木雕等东方技艺精巧繁复、美轮美奂,而顶棚上的170平方米的西方通景画,以欧洲透视法绘出传统中式意境,竹架藤萝、姚黄魏紫,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警备森严的皇宫大院,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领头雁”。

谈起故宫与世界,有一个重要节点不得不提。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昔日皇宫禁地终于向海内外民众敞开怀抱。今天,若走进故宫博物院宝蕴楼,有两张近百年前的故宫博物院中英文参观券,静静陈列在文物橱中,相映成趣。

或许,它们并不仅仅沉浸于追忆往事,更是欣慰当下的故宫在文化交流交往方面更深远的实践和布局:无论考古发现、文物保护,抑或数字展览、学术交流,故宫均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世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故宫博物院先后赴印度、阿联酋、肯尼亚等国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也邀请印度、英国等考古同仁参与故宫考古项目;2020年成立的中国—希腊文物保护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已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起持续合作机制;2022年6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不仅加强了香港市民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也面向海外促进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2022年8月,“太和学者”计划启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成功搭建对话交流、相互启迪的跨国学术平台……

海纳百川、吐故纳新,无论向内引进还是向外传播,古老又年轻的故宫,已然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集大成者。

7月4日晚21:20,《似是故人来》第三季首期如约而至,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寻访中外文化交流的印记,打开国宝背后隐藏的文明互鉴的密码,讲述中华文化“会客厅”如何承载古今中外好故事。

节目将在中国网、江苏卫视同步首发,新浪微博、B站、百度百家、腾讯视频等联合播出。

(撰文:李芳审稿:张宁锐)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3/9/5/2023951693879105099_432_3.mp4
聆听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似是故人来
向海出发 与姜波一起相约刺桐之城︱似是故人来
和贾笑冰探访中华文明的“童年”︱似是故人来
杨曾文先生的日本佛教与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杨曾文先生,1939年出生于山东即墨。1959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就读,1964年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佛教研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建立了 才会有笑声|似是故人来
8月22日晚,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中国喜剧艺术家陈佩斯,从让人开怀大笑的台前,到令人感慨万千的幕后,站上悲喜交加的舞台,看见社会进步的深义。
  • bilibili 新浪微博 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