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永乐大典》“湖”字册领衔 39件珍贵古籍修复展出

发布时间:2023-05-16 16:09: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苏向东 | 责任编辑:姜壹平

中国网5月16日讯(记者 苏向东)国宝级藏品《永乐大典》“湖”字册领衔,35种39件修复完善的珍贵古籍,今天亮相国家图书馆“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

展览分为“古韵新生:各地精品荟萃”“讲好河川故事:舆图”“镂于金石:探源古文字”“世界记忆:样式雷图档”四个部分,其中既有国家图书馆修复的舆图、金石拓片、样式雷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献,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修复精品,包括元刻本《西夏文大藏经扉画》、元至顺二年(1331)刻本《永类钤方》及样式雷图档、黄河舆图和金石拓本等。

据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熊远明介绍,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湖”字册是这次修复的国宝级藏品,它的发现、回归与保护,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

图为修复后的《永乐大典》“湖”字册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据介绍,本册《永乐大典》书皮边缘处有磨损和残缺,书叶及书皮有污渍。此次修复,在不拆除原装帧的前提下,对书叶进行“掏补”修复。在书衣的修复上,不同于此前从市场上选择购买相近的绢来修补,而是首次采用新技术,由修复人员对书衣用绢的绢丝粗细、密度等进行了准确测量,经反复多次实验,复原织造出与原件相似的绢质样品,再据此定制新绢。这实在是费眼又费时的精细活儿,为实现最好的修复效果,需借助高倍放大镜等仪器设备,对书衣接口处的每根丝进行梳理调整,修复人员常常因用眼过度头晕恶心。最终这册《永乐大典》历时一年修复完成。

北曲联珠修复前后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注:北曲联珠 五卷  (元) 张可久撰  明天一阁蓝格抄本  此为天一阁创始人范钦遗留的孤本文献

除了以实物展出古籍修复成果外,展览还展示了该项目支持下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成果与古籍活化利用成果;以“活化展示”为特色,在展厅设置样式雷“祈年殿”全息幻像修复成果的电子翻书装置,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影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大众推广、普及古籍修复知识;推出“故纸修复师之碎丹青”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让观众在故事中、游戏中了解古籍修复技艺。

图为展览现场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2021年6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签署《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合作备忘录》,首批资金1000万元定向用于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公益项目。项目实施至今,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

在古籍修复方面,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等10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修复完成104册(件)珍贵古籍;在人才培养方面,先后依托云南省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培养107位古籍修复师;在古籍活化方面,推出“全民晒书”“寻找古籍守护人”等互联网话题,拍摄《穿越时空的古籍》纪录片。《古籍守护公益项目》系列传播活动,荣获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在业界和社会公众中引起广泛共鸣。下一步,三方将合力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普及保护知识,展示保护成果,培养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使中华典籍的保护传承焕发出新的光彩。

本次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6展厅展出,展期2个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图为展览现场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