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历史性贡献。
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价值,深刻阐释百年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百年系列,与您一起深刻领会。
【释义】
在《人间世》第一节里,庄子假托孔子、颜回师徒二人的对话,提出 “道不欲杂”观点,认为:“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意思是说,修道不宜心杂,心杂就会多虑,多虑就会自扰,自扰就会招致忧患,忧患降临也就自身难保。庄子假借孔子之口告诫我们,人生之道必须一以贯之,杂念多了,困扰也会增多,就会让人心烦意乱、难堪重负,最终导致一事无成。
【解读】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大秘诀。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各种思想潮流在中国激烈碰撞、不断更迭,中国人民在苦难中寻求救国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从此,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